巿面上所賣的油,那一種最好?
油的好壞,看其所含脂肪酸的比例而定:
1.『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』含量越高,代表降低血中膽固醇之能力越高。
2.『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』含量越高,代表油脂越不安定,在高溫下易產生氧化物與聚合作用。
3.『飽和脂肪酸』含量越高油質越穩定,可以長時間油炸但易導致動脈硬化、心臟病,如油條、泡麵。
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總膽固醇。
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保存HDL,降低LDL。
高溫短時間炒菜宜採用橄欖油、玉米油等高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。
凡脂肪酸內碳原子均為單鍵結合的稱為『飽和脂肪酸』。在脂肪酸的鏈中有雙鍵的稱為『不飽和脂肪酸』,而雙鍵的數目有一至四個不等,有二個以上的稱為『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』,在營養上佔重要地位。有兩個雙鍵的亞麻油酸,有三個雙鍵的次亞麻油酸及有四個雙鍵的花生油酸等人體不能自製,量不足,必須從食物取得,所以稱之為『必需脂肪酸』。若嬰兒食物中缺少必需脂肪酸會患濕疹樣皮膚病,小動物則生長較遲緩,患皮膚病及腎臟病,母鼠則生育能力降低,一般認為若成人飲食中必需脂肪酸含量,只有飽和脂肪酸含量的一半或以下時,則血中膽固醇含量較易偏高。
油脂中脂肪酸若主要是飽和脂肪酸就成為固體的油;若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就成為液體的油。所以液體的植物油所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。相反的,動物油則飽和脂肪酸較多。我們冬天吃牛肉麵的時候,若吃得慢,還沒有吃完以前,湯的溫度已降低時,浮在湯表面的牛油(硬脂酸含量多),已凝結為白色的固態狀,這是常見的現象。不過亦有不少例外,譬如椰子油是植物油,但是它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豬油多。又如魚油是動物油,但是它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卻比部份植物油為多。這樣魚在冬天低溫的水裡才不致於凝固而妨礙生理功能。
一般飽和脂肪酸在空氣中比較穩定,不飽和脂肪酸則不然,尤其在高溫又晒太陽時容易變質。雙鍵越多的脂肪酸越容易氧化。在氧化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種脂肪酸過氧化物、醛類、酮類、酸類及脂酸聚合物等(此種變化稱為油脂的『酸敗』反應),若食入這種酸敗的油脂量多的話,對身體是不利的。
油炸的加工食品放置過久,是產生異味的現象,就是酸敗反應所引起的。市售油炸加工食品常用豬油油炸,而豬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黃豆油少。但以豬油炸的卻常比黃豆油炸的食品容易『腐敗』。這是因為黃豆油含相當量的維生素E(有抗氧化作用)的關係。若把酸敗的油炸食物,或在高溫加熱長時間的油,大量餵予維生素E攝取量不足的老鼠,則發現此組老鼠比吃新鮮油的對照組老鼠(蛋白質及維生素量與試驗組相等)生長速度緩慢。
一般說來所有食用油都經過精製提煉,最好的油是天然種子所含的油。例如吃橄欖油,倒不如吃橄欖;吃沙拉油,倒不如吃黃豆。非不得已用油時,可配合醋,直接淋上一點在生菜上食用,既清香又爽口。
脂肪、油是不是很不好的東西,最好都不要吃?
其實脂肪是合成膽固醇及荷爾蒙重要的營養素,每日油脂攝取量不超過總熱量的30%,其中飽和脂肪酸不超過10%,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佔10~15%,因為動物性油如肥肉、豬肉、牛油、奶油及全脂奶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,所以日常生活宜選擇較不飽和或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性油為主,例如大豆沙拉油、玉米油、葵花油、蔬菜油、橄欖油,但是椰子油、棕櫚油所含飽和脂肪酸過高不宜經常食用。香腸、培根、油條、蛋餅、起司、蛋糕、西點、巧克力、冰淇淋能不吃最好不吃,烹調時最好採低油烹調,如清蒸鱈魚、燙青菜、涼拌小黃瓜、燉四物湯。
市售蔬菜油,經溶劑萃取後以260℃高溫高壓,脫色、脫酸、脫臭,雖然色清、無豆味,但所含有的營養價值如天然維生素A、C,都被破壞殆盡,雖可延長儲存時間2年,但醫學證實會加速癌細胞的成長。
食用油
油的營養價值是含有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需脂肪酸,即亞麻仁油酸、次亞麻仁油酸及花生四烯酸,動物缺乏以上成分會出現發育遲滯、皮膚體毛異常、再生組織損害、血清與組織的脂肪酸異常。
台灣食用油大部份是黃豆沙拉油,它與油炸油最大的差別是在精製,沙拉油因進一步精製,所以經過長期貯存,其品質也較安定,在低溫下也不容易有異味。
油炸食物的最適當溫度是攝氏160到180度,以前的食用油因為精製度不高,所以在約180度時即有油煙冒出,成為一種訊號。現在食用油精製度提高了,油的發煙點大都要超過攝氏200度,所以如果要等油冒煙才油炸,會因溫度過高而使食物燒焦,同時也使油品提早老化,又容易分解食物所含的維生素C。
油通常含有不飽和脂肪酸,所以空氣、光線、熱、鐵、血液等會加速其變化。氧化的油會增加黏性,油炸食物會有油膩的感受,而帶有不愉快的油耗味。
防止油氧化的方法是:
1.不要大量購買,少量使用,新鮮為主。
2.盛油用玻璃瓶、鐵瓶容器或瓶蓋要緊蓋。
3.存放陰暗處。
4.油炸食物時,盡量減少與空氣接觸的面積,例如少用平底鍋。
油的氧化,不但產生油耗味,其所產生的過氧化物(DNP為致癌物)對身體也不利,在廚房引起抽油煙或牆壁磁磚粘上一層油垢。
一般而言,植物油是不飽和脂肪酸較多,但是椰子油及棕櫚油卻是例外,以飽和脂肪酸較多。動物性油脂以飽和脂肪酸較多,但是魚油大都是不飽和脂肪酸。
如何選用食用油?
所有食用油都是由飽和脂肪酸、多元不飽脂肪酸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所組成。
飽和脂肪酸是熱量及膽固醇的最大來源,可以讓油質穩定,可以長時間油炸,例如豬油、棕櫚油,但是若攝食太多,容易引起心臟血管疾病。
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可以提供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,同時可以清除血液中的脂肪,降低體內膽固醇,例如葵花油、玉米油、黃豆油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高,但是這種油品氧化安定程度較差,不適合高溫油炸。
『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』較『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』穩定,不易產生過氧化物質,例如橄欖油、芥花油及紅花籽油,這種油品能清除血管中壞膽固醇。
植物油比動物油不耐高溫,炒、炸就容易產生油煙,其中又以大豆油油煙較多,因其中含有卵磷脂、膠質等成分,油漬會較黏稠難清洗。
1. 橄欖油:是所有油品中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最高者,分為『超級』及『純級』兩種,『超級』為最精純的橄欖油,顏色偏綠,可用來涼拌。『純級』是超級再經過脫色、脫味,顏色為黃色,可用來炒菜,酸度在百分之一以下,淡淡的橄欖香,裝在透明無色的玻璃瓶內仍色濃質稠清如水,生飲時用力吸口氣,喉嚨有辛辣慼,用指尖細搓時平滑如一,就是好油,把瓶子倒立上下搖晃,氣泡小而均勻往上升者純度最高,l公升約120元。環地中海的國家如義大利、西班牙、法國、希臘、北非人民死於心臟病的機率僅為美國人的一半,歸功於低脂肪飲食習慣和橄欖油,橄欖油含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,能增加血液中的HDL比例,降低壞膽固醇LDL,因此可降低心血管疾病。
2. 葵花油:從向日葵的種籽精煉而成。含有大量維生素F,同時可減少膽固醇,炒菜時油煙不大,缺點是抗氧化能力較差,接觸空氣容易氧化,不適合油炸,僅適合涼拌或做沙拉,1公升約80元。
3. 紅花籽油:從紅花種籽榨取出油脂精煉而成,分為兩種,一種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較多,含有較多維生素F,但氧化安定性較低,另一種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多,則對清除血脂肪、壞膽固醇較有用,不適合高溫油炸,1公升約90元。
4. 芥花油:從芥花精煉而成,含有較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,可以清除血液中壞膽固醇,適合年紀大、血脂肪過多的人食用,不耐高溫油炸,可用來炒菜,1公升約90元。
5. 玉米胚芽油:由玉米胚芽中的脂質精煉而成,其中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最主要成分,玉米油含有大量維生素E,可以預防內臟器官過氧化脂質產生,促進發育。
6. 花生油:由生花生經烘焙、壓榨、過濾而得。經過煎炒過後的花生顏色比其他油品深,同時有花生香,其中的多元及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平均,是一種在營養價值上比較均衡的油品。花生油保存過程中,容易酸敗或產生黃麵毒素,低溫冷藏易結晶,高溫油炸易起泡,1公升約55元。
7. 大豆沙拉油:以黃豆壓榨精煉而成,飽和脂肪酸含量低,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,可以提供許多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,降低體內的膽固醇,另含有大量的大豆卵磷脂。又內含膠質及卵磷脂成份,不宜作為炸油使用。因此油煙較黏稠不易清洗,l公升約40元。
8. 清香油:以肥豬肉為主要原料,以低溫方式分離出其中的飽和脂肪酸,因飽和脂肪酸高,所以高溫時,油質穩定,最適合用來油炸食品,用來烹煮食物時會有肉質的香味,炒菜可以不必放肉絲。因為含有多量飽和脂肪酸,容易增加體內的膽固醇,l公升約70元。
不管那一種油品,都總有一種光明透亮感覺。若看到白色混濁,或是有油耗味,代表已經變質,千萬不可使用。油品要放在陰涼處,不要放在陽光下,容易氧化變質,所以用鐵罐裝油比透明罐好。人體所攝取的油脂來源除了做菜時所加入的油外,還有許多隱藏性油脂,如肉類、雞皮、堅果,所以改變烹調習慣和減少油脂比選用油品來得重要。
葡萄籽油
一、八大優點
1. 100%純天然食用油。
2. 不合防腐劑、不易變質-無防腐劑之毒素。
3. 含豐富OPC-抗氧化能力強。
4. 無鹽份、零膽固醇-不致動脈硬化。
5. 高溫時不產生有害物質-不會因高溫產生自由基,不會致癌。
6. 維他命C、E含量最多-維他命E對身體有細胞再生、防止老化之效;維生命C提供細胞的活力,增加免疫能力。
7. 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9.3%-對血管、動脈有助益。
8. 補充素食者營養之不足。
二、葡萄籽裡的秘密
近年來科學家從葡萄籽萃取出phytochemicals,是整粒葡萄最有價值的部份,稱為『低聚合花青素原』,英文簡稱OPC(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s)。
OPC是目前保健文章上常被提及的食物抗癌成份或抗病成份-生物類黃酮Bioflavonoids中的一族,擁有極強力的抗氧化能力,其消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維他命E的50倍,維他命C的20倍。
近四十年來,研究證明自由基是人類一切疾病及老化的元兇。
中醫認為,孕婦常飲葡萄汁可助造血、安胎氣、利便。平常吃葡萄,果皮及葡萄籽則都吐掉,因為澀嘴又質硬,豈知葡萄皮與籽,含藏有奇妙珍貴的成分,饒益健康,極具保健價值。
三、含有豐富OPC的食用油
OPC抗氧化超強是清除體內有害人體自由基的最強利器。在歐洲稱譽葡萄籽為皮膚的維他命,口服的皮膚保養品。常吃OPC可以預防自由基引起的疾病及延緩老化,使您皮膚光潤有彈性,青春美麗身體健康,延年益壽。
‧預防心臟病、癌變及老化性疾病。‧有效延緩老化。
四、零膽固醇
葡萄籽油內所含的『花青素原』,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,能強化毛細血管,增加血管彈性,乃保健血管疏通血脈的妙方。
五、亞麻油酸(Linoleic Acid)
含量高達了1.4%,另稱為維他命F能使血液中的飽和脂肪酸變成不飽和脂肪酸。是一種重要的必需脂肪酸(Essential Fatty Acid)人體不能自行合成。
六、食用油的比較
油品類別 |
葡萄籽油 |
橄欖油 |
葵花油 |
黃豆油 |
花色素原 |
有 |
無 |
無 |
無 |
維他命E |
17mg |
7mg |
9mg |
10mg |
冒煙點 |
250℃ |
200℃ |
230℃ |
|
廚房/廚具 |
易清洗 |
易清洗 |
不易清洗 |
不易清洗 |
美膚 |
佳 |
尚可 |
不佳 |
不佳 |
七、廚房油煙高,易玫癌
葡萄籽油,消化系數最高97.2%,冒煙點(smoke point)最高,烹飪時不容易產生油煙,不易致癌,是最佳油炸用油。
八、食用油中脂肪的百分比
種類 |
Unsaturated不飽和脂肪酸 |
Saturated飽和脂肪酸 |
葡萄籽油 |
89.3% |
10% |
葵花油 |
88% |
12% |
玉米油 |
87% |
13% |
橄欖油 |
85% |
15% |
沙拉油/大豆油 |
85% |
15% |
花生油 |
81% |
19% |
豬油 |
57% |
43% |
牛油 |
52% |
48% |
椰子油 |
9% |
91% |
註:不飽和脂肪酸已被證明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。
食用油中主要成份分析及說明
食用油 |
不飽和脂肪酸 |
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|
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|
亞麻油酸 |
增加血液中膽固醇 |
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保存好膽固醇,熱安定佳 |
促進人體發育,遇熱易產生過氧化脂質 |
可轉換成EPA,清除血管中的壞膽固醇 |
次亞麻油酸 |
飽和脂肪酸 |
由食用油分析中可知,健康的食用油其成份,必須是飽和脂肪酸含量愈低,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愈高,且含有適量的必需脂肪酸和w-3脂肪酸的油,才是有益人體健康的油。
1. 飽和脂肪酸:優點:安定,高溫加熱不變質,供應體內所需熱量。
缺點:攝取過多會造成心血管疾病。
2.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:優點氧化安定性強、高溫加熱不易產生過氧化脂質與聚合物、降低血液中壞的膽固醇LDL,保存好的膽固醇HDL。
3.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(亞麻油酸):
優點:促進人體發育、促使體內膽固醇含量下降。
缺點:氧化安定性差,遇熱易生過氧化脂質,使細胞膜機能喪失,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。
4. w-3脂肪酸(次亞麻油酸):
優點:在人體中可轉換成EPA,EPA號稱是血管中的清道夫、可清除血管中的壞膽固醇及高血脂、使血液流通順暢,不會有血管堵塞硬化、預防中風及心血管疾病。
最好不要使用單一油品,應交替使用兩種以上的食用油,才能均衡攝取到各種營養成份,任何一種油品都不適合長時間處在高溫下炒作。食用油的三種成份最好按1:1:1均衡攝取。對於外食族或有心血管疾病、膽固醇過高者,飽和脂肪酸攝取應小於1,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等於1,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大於1。因為一般餐廳因成本因素大都使用沙拉油,在家裡開伙機會不大的情況下,油炸時最好選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品,炒菜時,則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油品比較實際,但是仍然避免一種油用到底,應兩種油交替使用。
植物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,也較不穩定,容易氧化成自由基。例如黃豆油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高,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低。葵花油、玉米油、紅花籽油雖有高低之分,但特性上也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,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低,橄欖油及芥花油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高,不過用在炒菜時,橄欖油又不太合適。
每一種食用油的發煙點的高低溫度均不一樣,葡萄籽油大約是攝氏252度,大豆油234度,橄欖油197度,不過再不容易起油煙的油,在菜下鍋前,還是得瀝乾水份。用來油炸的食用油,以不超過兩次為原則,超過兩次必須廢棄不要使用。
資料來源: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YYRRwHWUGRjWuGHv4oh1/article?mid=1298
留言列表